管道连接 |
|
|
1 |
热干燥气体进口 1 |
|
2 |
主出口 |
|
3 |
冷干燥气体进口 2 |
|
4 |
燃料进口 |
|
5 |
密封气进口 |
|
6 |
电源进口 |
|
7 |
干燥气体混合 |
|
8 |
分离器温度 |
|
9 |
燃料含水量 |
组件 128 用于硬煤磨(粉碎机)的热力学平衡,考虑了煤的研磨和干燥过程。它可用于碗式磨的建模。
原煤(在引脚 4 处指定)在磨内被研磨。电力(在引脚 6 处指定)被用来驱动磨粉机。煤粉与热的(引脚 1)和冷的(引脚 3)干燥气体(通常是空气)混合物接触并被干燥(煤中一定比例的水分蒸发)。最后,经过干燥和研磨的煤、水蒸气和干燥气体的混合物从引脚 2 处离开组件。在真正的磨煤机 / 粉碎机中,粉尘颗粒由分离器进行分离。粗大的颗粒被送回进一步研磨,这样在磨内建立一个内部循环。然而,这种循环在组件 128 的静态计算中被忽略。假定为完全封闭的质量平衡。也就是说,所有进入的质量流量的总和等于出口处的质量流量(引脚 2)。
干燥气体 1 和 2 的混合温度以及它的质量流量可以在逻辑引脚 7 中指定。
引脚 5 用于指定进入组件的密封空气部分。
计算出的原煤含水量可在逻辑引脚 9 处获得。用户可以在模拟中使用它,例如用于控制器或数值传送器组件。
该组件假定原煤含水量与引脚 4 的 XH2OB 值相对应。因此期待用户在引脚 4 处只指定固体物质的份数(没有气态或液态)。指定的残余水含量(RXH2OB)被理解为与引脚 2 处的固相成分有关的 XH2OB 部分(而不是与引脚 2 的整体成分有关!)。在引脚 2 处的全部固相被作为残余水含量的参考,而不区分细煤和,例如,随干燥气体进入磨煤机的灰分或未燃烧的碳化物部分。
在真正的磨煤机出口处,细煤残余水含量与气相之间的热力学平衡状态存在偏差。尽管气体的温度高于水的饱和温度,但颗粒中的水仍处于液态。因此,分离器的温度 TCLASS 在逻辑引脚 9 处被指定。 出口处的气相被假定为 T = TCLASS。因此,引脚 2 处的混合物(气相和固相)的温度可能会偏离(小于) TCLASS,这取决于细煤的残余水含量。计算出的温度 T2 只是一个与热力学平衡状态相对应的理论温度,而在实际磨煤机中无法测量。温度 T2 不应该与任何测量值(如分离器温度)进行比较。必须使用 TCLASS = T9 来代替。
注意 - 与标称温度相关的特征线
对于组件 128,有一条特征线 CL_12,指的是温度的标称值。细煤残余水含量的特征线 CL_12 提供 TCLASS / TCLASSN 的比率。
遗憾的是,这种温度比值取决于所选择的单位系统。与其它单位不同的是,在其它单位中,转换只通过某个系数进行,因此对商数没有影响,而在温度转换中,有一个附加的偏移,商数的值因此而改变。
也可以用其它温度单位(°F、K)中指定这一特征线。
如用其它温度单位系统(如°F,K),必须在新的标志 FTNI 中设置所选择的温度单位,因为 Ebsilon 内部计算的温度单位是 °C。
相对热损失(DQLR) / 与负荷无关的热损失(QLA)
在组件 128 中,可以通过规格值 DQLR 来指定相对热损失。
然而在实践中,磨煤机的温度条件只随着负荷的变化而轻微变化,所以会出现与负荷无关的热损失。这可以通过规格值 QLA 来指定。标志 FLOSS 用于定义是使用相对损耗还是绝对损耗。
FFU
|
磨煤机 开/关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关闭(如果 FFU = 0,所有的进口质量流量和焓值都将被指定,因此,FTMIX, FMMIX, FCM 和 FCMEB 的值不相关。) =1: 打开 |
FMODE
|
计算模式的标志 设计/非设计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 0: 全局 = 1: 局部非设计(即总是非设计,即使选择了全局设计模式) =-1: 局部设计 |
FDP12
|
压降计算(冷侧)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使用 DP12N 和特征域 1(特征线 CL_1...CL10) =1: 从外部给定 P2 |
DP12N |
压降(标称) |
FTMIX
|
混合温度 TMIX13 规格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内部计算 =1: 外部在引脚 7 处计算 |
FMMIX |
混合干燥气体质量流量规格 MMIX13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内部计算 =1: 在引脚 7 处从外部计算 |
FCM |
气体混合计算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从 TMAX13 计算出 M1 或 M3 =1: 给定 M1 和 M3 =2: 给定 MINGAS = M1 + M3,计算 M1 和 M3 =3: MINGAS = M1 + M3 和 M1 或 M3 给定 |
FCMEB |
质量和能量平衡处理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计算原煤含水量 =1: 给定 TCLASS,计算 TMAX13 =2: 给定所有进口条件,计算 T2(TCLASS) =3: 从能量平衡中计算细煤残余水含量 |
FQEL |
电力规格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由 Q6N 和特征线 Q6 / Q6N=f(M4 / M4N) 计算得出 =1: 外部给定(引脚 6) |
MQEL |
转换为热能的电力部分 |
FLOSS |
热损失的指定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通过 DQLR 指定 =1: 通过 QLA 指定 |
DQLR |
相对热损失(相对于除化学结合能外的总供热) |
QLA |
绝对热损失 |
RXH2OBN |
细煤剩余水含量(标称) |
TOLMF |
质量份数偏差的容忍度(如果计算出的原煤含水量和规定的含水量之间的偏差超过了规定的容忍值,就会发出警告) |
FTNI |
在 CL_12 中用于计算 TCLASS / TCLASSN 的单位 如父工况(子工况为可选项) 表达式 =0: 摄氏度 =1: 华氏 =2: 开尔文 |
MINGASN |
进口干燥气体的质量流量(M1 + M3)(标称) |
TCLASSN |
分离器温度(标称) |
M4N |
原煤质量流量(标称) |
Q6N |
电力(标称) |
DGRN |
原煤与干燥气体比率(M4 / MINGAS)(标称) |
标记为蓝色的数值是 Ebsilon 在设计模式下计算的非设计参考量。在所使用的公式中,实际的非设计值参考这些量。
FCM | 0 | 1 | 2 | 3 | |
FCMEB | |||||
0 | 是 (FTMIX=1) | 是 (FTMIX=0) | 是 (FTMIX=1) | 是 (FTMIX=0) | |
1 | 是 (FTMIX=0) | 否 | 是 (FTMIX=0) | 否 | |
2 | 是 (FTMIX=1) | 是 (FTMIX=0) | 是 (FTMIX=1) | 是 (FTMIX=0) |
CWC4 |
计算出的原煤含水量 |
CWC4DIFF |
CWC4 与引脚 4 的原煤含水量规格的差异 |
CWCB4 |
根据 RXH2OB 规格计算出的最小原煤 XH2OB 预期值 |
CWCB4DIFF |
CWCB4 与引脚 4 的原煤规格 XH2OB 值的差异 |
QDIFF |
违反能量平衡 |
DP12 |
压降 |
DP12R |
参考压降 |
Q6CL |
来自特征线的电功率 |
RXH2OB |
计算出的细煤残余水含量 |
MINGASCL |
来自特征线的进口干燥气体质量流量 |
QLOSS |
热损失 |
DGR |
原煤与干燥气体的比例 |
QT |
从干燥气体转移到煤的热量 |
MIMIN |
相对干燥气体质量流量 |
M4M4N |
相对燃料质量流量 |
TCTCN |
相对分离器温度 |
DGRDGRN |
原煤与干燥气体相对比例 |
特征线 1 至 10:不同 DGR / DGRN 的压降 DP12 / DP12N = f(MINGAS / MINGASN) |
X-轴 1 MINGAS/MINGASN 第一点 2 MINGAS/MINGASN 第二点 N MINGAS/MINGASN 最后一点 2 DP12/DP12N 第二点 . N DP12/DP12N 最后一点 |
特征线 11:电力 Q6 / Q6N = f(M4 / M4N) |
X-轴 1 M4/M4N 第一点 2 M4/M4N 第二点 . N M4/M4N 最后一点 |
特征线 12:细煤的含水量 RXH2OB / RXH2OBN = f(TCLASS / TCLASSN) |
X-轴 1 TCLASS/TCLASSN 第一点 2 TCLASS/TCLASSN 第二点 N TCLASS/TCLASSN 最后一点 2 RXH2OB/RXH2OBN 第二点 . N RXH2OB/RXH2OBN 最后一点 |
特征线 13:干燥气体进口质量流量 MINGAS / MINGASN = f(M4 / M4N) |
X-轴 1 M4/M4N 第一点 2 M4/M4N 第二点 N M4/M4N 最后一点 2 MINGAS/MINGASN 第二点 |
FFU=1 |
||
MF2 - 出口处细煤的质量流量 FMODE=0: Q6CL = Q6N FMODE=1: Q6CL = f(特征线 11) * Q6N P1 - P2 = DP12 (1) 如果 FMMIX=0 如果FTMIX = 1 所有 FMODE M2 = M1 + M3 + M4 + M5 (2) 如果 FCM = 0
|
||
显示选项 1 |
点击 >> 组件 128 示例 << 加载示例。